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中能网】报告: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需稳步推进

四川能投 2016/11/29 0

11月27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与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中国能源报告》系列报告出版10周年研讨会暨《中国能源报告(2016):能源市场研究》发布会”。《中国能源报告(2016):能源市场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是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对 “近年来中国能源市场相关重大问题”长期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

《报告》认为,展望未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能源市场化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新一轮改革。针对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严格控制增量、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消化过剩产能;电力市场新一轮的改革已经拉开帷幕,以“监管中间,放开两头”为主,改革的核心依然是电价改革,新一轮电改将利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将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供应格局,推动能源革命纵深发展。

能源成本核算存在四方面问题

根据市场划分标准,市场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即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市场客体(用以交换的对象)和市场行为。

《报告》称,我国能源市场供给仍然以煤为主。近年来,清洁能源比例不断上升,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各种能源的准入门槛、市场集中度及定价情况都不尽相同。

数据显示,在消费环节中,工业的能源消费量最大,占社会总能耗的70%左右。能耗量排名第二位的是生活能耗。近年来,居民整体的能耗结构发生变化,城乡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也愈加明显。紧随其后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该行业的能耗增长高于同时期的社会总能耗。

《报告》认为,现阶段我国能源成本核算存在四方面问题:能源产品开发利用的外部成本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能源产品的成本构成不能全面反映其投入;相关费用标准不一致;石油和天然气的市场化程度低。

《报告》指出,能源行业受到政府的宏观调控范围较广,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需要稳步推进。为了中国能源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府的定位需要进一步明晰和优化,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也应进一步理顺和优化。

供给侧改革对能源市场的四个影响

在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背景下,能源需求总量增速放缓、结构加速转型,能源效率提升、能源消费结构呈现低碳化和清洁化趋势。产业结构转型要求严控高碳行业增长,重视能源效率提升。

《报告》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如何影响中国石油进出口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石油净出口额对汇率变动非常敏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对能源价格形成冲击,主要影响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因此,应充分利用利率杠杆,促进能源市场发展。

《报告》同时建议,完善财税政策,以有效支持能源市场发展。对于资源税,应采取“小步走”的渐进式方案。

当前,在能源市场,产能过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原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提高供给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报告》认为,能源市场的新特点可以归纳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将从四个方面影响能源市场:突破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制约;缓解传统能源产能过剩;解决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关注民生和提高能源效率。

防范能源市场风险是第一要务

建立稳定、健康的能源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能源市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会受到消费者行为、金融市场和政府政策的共同影响。因此,能源市场的风险防范对于政府政策制定、企业生产者设定目标和投资者规划策略尤为重要。

《报告》称,全球资本市场危机对能源市场的短期风险溢出效应显著,进而又影响到能源供需的风险。此外,由于各国能源政策变革,可能会对不同类型能源产品供需、价格造成冲击。技术进步增加了传统能源市场的风险。

《报告》的作者之一、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吕鑫认为,我国应加大宏观调控和能源产业调控,保证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传统能源企业应继续布局新能源产业,整合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业务。

现阶段中国能源的贸易现状呈现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为主导的煤炭贸易、以“西电东送”为主导的电力贸易、以“北油南调、西油东输”为主导的石油贸易和以“西气东输”为主导的天然气贸易。

吕鑫认为,基于我国能源禀赋分布不均、区域间能源生产消费长期失衡、跨区域能源贸易规模巨大等特点,我国应不断优化能源运输空间格局,继续发展煤电一体化,同时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加快电力、天然气网络融合。

原油期货体系亟待完善

为了规避国际能源价格风险,以能源为标的的各类金融衍生品相继推出,能源的金融属性日益凸显。

随着交易需求的不断扩大,各国市场先后推出了不同的品种合约,国际能源期货市场逐渐壮大起来。能源期货市场是目前中国能源金融市场的主体,交易品种包含石油和煤炭。原油和天然气期货的上市工作也在积极推动中。

《报告》作者之一、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唐葆君认为,“互联网+能源期货”发展模式未来将为中国能源期货的平台升级、市场扩展、争夺定价权与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针对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研究表明,目前燃料油与石油沥青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以现货为主导,期货市场的定价功能极为薄弱,难以为能源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规避手段。中国的石油期货体系尚不健全,远不能满足市场主体的套保需求;结算制度、准入制度与合约设计的不尽完善导致交易流动性低,市场参与度低。此外,市场监管中也存在维持市场活力与避免过度投机的两难局面。